河长故事征文 | 我的河长制信息化建设二三事
作为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我从未感觉自个距离佛山万里碧道建设可以如此接近,环环紧扣;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从未感觉家旁边的河涌可以如此清澈,碧波荡漾;作为一名普通志愿者,我从未感觉原来水利工程信息化成果与志愿活动如此息息相关,密切相连。今儿谈谈在参与河长制信息化过程中关于佛山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切感受,同时感叹佛山市在智慧水利、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绿色优美清新环境的作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 河涌问题整治大数据突显河长制建设的重要性
佛山市自古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河涌、鱼塘密集分布,是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走在佛山的街道上时不时就遇到河涌纵横于路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乱围乱堵、乱占乱见、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的河湖突出问题屡见不鲜,那时我只要经过家外面那条涌,水色混浊,气味难以形容,各种乱涂乱画,心里颇不是滋味。
图1 随手拍河涌问题(图片来自作者手机拍摄)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对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于千秋,而机缘巧合下我有幸参与到相关河长制信息化建设中。在接触到种种河涌问题数据整合,我深深感受到河湖许多问题想一时半会儿根治是不可能的。自从建立了河长制,明确了河长,让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也令很多河涌问题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对乡镇、街道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管理、监督、考核,上级能够实时了解工作人员对河湖长工作落实情况等等,也不失为保护我们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的重要举措。
· 信息化技术助推河长制高速发展
在参与河长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设平台任务紧、时间短、难度大,我印象最深刻是河涌数据形式各异,犹如千万根麻线交织在一起,但是正正是这些五花八门的数据其隐藏了很多潜在的规律和研究价值,在建立一系列数据挖掘、算法规则后,基于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及技术手段,最后对数据进行清洗,最后将交织在一起的千丝万缕麻线一条条梳理好、整齐排列、分门别类,最后所得成果对于河长制建设起到较大的辅助决策分析作用。
·? 逐步呈现河畅、水清、岸绿的优美环境
作为一名党员,我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时而为贫困家庭送温暖,时而到村里参加影响村容村貌大扫除,时而为高温工作人员送清凉。每每穿街过巷,我都感觉街道的河涌容貌越来越好,越来越干净,特别是天气晴朗的时候,蓝天白云衬托下,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利用河长制信息化相关系统平台,对相关河涌问题整合分析,也使得志愿者团体更清晰划分哪个区域适合或者需要开展清除整改等志愿活动。
图2 随处可见的清澈河涌(图片来自作者手机拍摄)
“绿水青山就是银山银山”,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在不断发展,我们在不断前进,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或许今后佛山万里碧道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河长制信息化的道路我们不能停歇,希望能以信息化技术助推其发展,我十分庆幸能在信息技术大爆炸时代见证和记录佛山清澈的河涌,醉人的碧道,休闲的路人,共同营造 “绿色佛山”。
相关参考材料:
1.《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理论与实务》
2.《广东省万里碧道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3.《广东省市域碧道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4.《佛山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
5.《让河长制从“有名”走向“有实”》
本文来源于首届“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 投稿文章,作者:罗淑冰,原题《我的河长制信息化建设二三事》
一段河长故事,记录河湖环境随城市、乡村发展的变迁,见证环境治理社会共治、共建、共享新局面的逐渐形成。每个个体记录自己经历的社会变迁、环境变迁,也是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为未来描摹此刻社会现状提供重要素材。
为纪念建党100周年,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反映乡村振兴战略、河长制、湖长制政策实施过程中,河湖长的新思路、新措施及新成效,凝心聚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广东省文化学会、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首届“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大赛由国地时空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
“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自1月24日在深圳宣布启动,面向全国官方/民间河湖长、写作爱好者、参与河湖治理的专家、企业员工等人群征集河长故事。截止至3月底,共计收到800多份投稿,投稿来源包括广东、四川、山东、江苏、陕西、河南等省份,投稿人包括民间河长、作家、学生、社工、企业员工及其他市民,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河流变化、参与河流守护的故事、河流与生活、河流相关书籍/影视读后感、民间河长口述记录、对河湖管理制度、历史的观点及乡村振兴故事等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