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河长故事征文 | 运河边的古镇

? ? ? “历史总是以不同的样貌,把自己封存起来,等待人们去发现。”——央视纪录片《一条河,一座城》

? ? ? ?窑湾坐落于江苏省徐州新沂市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位于徐州、宿迁两市交界处,距县府约30公里。窑湾古镇历史上溯于春秋,自武德元年(618年)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 ? ? ?夏商时期,此地为邳国辖地。东周时期,为钟吾国辖地。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实行州县制,窑湾建镇,始名隅头镇。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庐大地震,隅头镇在地震中被毁,为了重建隅头镇,康熙皇帝下令大赦天下政治犯,但必须前往隅头镇进行灾后重建,于是便在隅头镇镇南运河拐弯处筑窑烧砖,重建新镇,过往船只多在此停泊,窑湾由此得名。

? ? ? “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百度百科

? ? ?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以及通水是国人的骄傲,也是古代的奇迹,它辉煌千年,惠及了无数的沿河百姓,它的历史价值不输长城,利用价值堪比黄河,就是这样一项伟大工程,在历史的变迁中遗落了许多璀璨夺目的明珠和光耀世人的故事……窑湾古镇就是其中的遗产之一。

? ? ? ?窑湾古镇是大运河的产物,远离城市,偏居一隅,千年不衰,自然存在着与大运河命运休戚相关的景物。据说,窑湾正是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逐渐兴盛起来的,千百年来,过往船只总要在窑湾这个曾是古窑址的弯头处歇脚避风;明清时期,这里已成为大运河的重要码头和苏北地区的商业重镇,商贾云集、市井繁华、人气旺盛,鼎盛一时;民国时期,在1910年到1935年短短的25年中,大量的洋货和来自欧美的外国商人沿着京杭大运河出现在运河边的小镇上,开启了这个运河古镇的黄金时代。曾有“水道金三角,苏北小上海”之称。

? ? ? ?自日本侵华后,商贾林立的窑湾不可避免的成为日军的目标,导致商人四散逃命,昔日繁荣的小镇从此走向落寞,运河文化也逐渐消失殆尽……

? ?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交通方式的变化,水运的作用逐渐被削弱,使大运河失去了最大的通航优势,窑湾古镇作为运河边的小镇,也不在作为区域商埠的枢纽,从而退出了鼎盛的发展时期。尽管如此,这条河上依旧船来船往,任时光流转历史更迭。大河东去,带走了曾经辉煌一时的漕运时代,带不走的是日夜流淌的运河味道和运河人家不断翻新的故事。在这个运河岸边的小镇上,时光改变的印记流淌在每个角落。

? ? ? ?窑湾古镇与京杭大运河相伴相随,大运河孕育了窑湾古镇,滋养了古镇的人民,带动了古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古镇在运河的影响下,也留下了浓厚的运河文化以及历史文化气息,从而推动了窑湾如今的文化旅游发展,增加了窑湾的知名度,使其成为极具特色的小镇名片,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游览,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

? ? ? ?在今天这个时代,古老的运河仍然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曾经的运河古镇也渐渐的转变了河运时代的传统生活方式,由“水道金三角”逐渐转变为旅游小镇,依托运河的便捷交通、浓厚的运河文化气息以及极具历史价值的明清建筑群等,窑湾古镇迅速发展为AAAA级旅游景区。

? ? ? ?古往今来,大运河赋予窑湾这座小镇的人们生活的保障,同时,小镇的人们也不忘了对运河的治理,从康熙年间的改道治水,到如今的停止运河采砂,这些措施都对运河的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窑湾人民的一份力。

? ? ? ?京杭大运河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窑湾古镇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还必将显示在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下的新希望!由此,在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行“两制”(河长制、湖长制)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保护像长江、黄河、大运河等大型母亲河,对于小河流、小湖泊同样需要进行治理,让水资源环境更够得到好的保障,生态能够得到保护。

 

本文来源于首届“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 投稿文章,作者:柏绍奇,原题《运河边的古镇》


一段河长故事,记录河湖环境随城市、乡村发展的变迁,见证环境治理社会共治、共建、共享新局面的逐渐形成。每个个体记录自己经历的社会变迁、环境变迁,也是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为未来描摹此刻社会现状提供重要素材。

为纪念建党100周年,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反映乡村振兴战略、河长制、湖长制政策实施过程中,河湖长的新思路、新措施及新成效,凝心聚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广东省文化学会、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首届“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大赛由国地时空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

“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自1月24日在深圳宣布启动,面向全国官方/民间河湖长、写作爱好者、参与河湖治理的专家、企业员工等人群征集河长故事。截止至3月底,共计收到800多份投稿,投稿来源包括广东、四川、山东、江苏、陕西、河南等省份,投稿人包括民间河长、作家、学生、社工、企业员工及其他市民,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河流变化、参与河流守护的故事、河流与生活、河流相关书籍/影视读后感、民间河长口述记录、对河湖管理制度、历史的观点及乡村振兴故事等内容。

QR:  河长故事征文 | 运河边的古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