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共爱珠江 | 北江流域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探究

2023年1月份参加“溯源北江”联合科考的活动是我第四次参加绿源的溯源江河活动,去年(2022)八月参加了溯源西江的活动,撰写了报告《西江流域水库的差异》。这次的活动我在行程中负责队长管理队伍,也负责采集水样,组织测水。如期地锻炼了个人领导力,丰富了自然科学和人文地理的知识,提高了对环境科学学科的理解。我的调查课题主要的关注点在生物多样性,并从几个较典型的植物出发,去观察讨论北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希望我的观察和报告能提高社会对江河保护的重视,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一、调研过程及主要发现

1、浈阳峡和地下河的发现

从深圳出发,乘船经过浈阳峡,观察到沿岸靠河岸灌木丛生,崖壁上布有乔木,没有近距离观察植物所以无法确定具体的植物种类。下午乘舟行喀斯特地貌地下河,洞外岸边竹林丛生,因河水下方侵蚀,河堤上方悬垂,不堪重负,使得临江的竹子向对岸倾倒,竹子对侧相依呈拱形,横跨河道。浈阳峡水质快速检测结果为III类水,氨氮和总磷较高,可能跟附近农田的化肥使用,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和船只有关。地下河的水质为II类水(地表水指标),同样是氨氮和总磷较高,我们有观察到地下河出口岸边有农家放养鸭子,可能有农业化肥、饲养的污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

2、乳源大峡谷和丹霞山下小镇路边的发现

在乳源大峡谷,发现了多种竹子,包括粉单竹,箬叶,相当数量的针叶树木,苔藓地衣,拐枣,大量蕨类。其中,主要发现灌木乔木藻类等交叠,形成植物群落。岩石上发现白斑,是苔藓,说明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空气质量好。其中特别注意到竹子生长密度大,较矮,细。乳源大峡谷栈道测水渠的水用饮用水指标检测发现,矿物质含量较高,水渠的水峡谷由瀑布上方的河流分得。由于乳源大峡谷是石灰岩地貌,石灰岩易溶于水,所以水中矿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较高。

晚上夜走丹霞山,在景区小镇的道路边调查生物多样性。发现了梅花、一点红、艾草、圆叶小石积、丹霞梧桐、三叶草。即使是公路旁的岩壁上也有发现苔藓,说明丹霞山的空气质量不错,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调查时间是景区淡季,车流量较少,空气污染少。

值得一提的是,一点红有治疗红火蚁咬伤的效果,而红火蚁的巢穴常与一点红相伴出现,这点上反映了物种间相互依存相生相克的关系。其实印证了解决物种入侵的一个方法,即同时引入其天敌。

3、丹霞山和北江源发现

徒步丹霞山,在锦江,丹霞山山泉取水。连江水质快速检测结果为为II类,山泉用饮用水的指标测得矿物质和固体颗粒含量较高,可能是雨水冲刷丹霞地貌的砂岩导致。发现了丹霞景天,粉单竹,圆叶小石积,丹霞梧桐,松树等植物。有一些松树被锯断只留根部,据讲解员说是因为感染了松材线虫。松材线虫是一种松属植物寄生虫,通过松墨天牛等昆虫传播,是松材线虫病的病原,原产于北美洲。景区介绍其致病机理被称为空洞化学说,主要指松树感染了松材线虫后,木质部内挥发性萜烯类物质的含量增加,这些物质进入管胞在管胞中形成空洞,致使水分输导受阻。可以通过树干注射预防,或者疫木除治,媒介昆虫防治等方法处理。具体的致病机理学术界并没有解析完全。在北江源,我们团队取水快速检测,测得水质结果为II类水。

4、梅岭和连江的发现

上午徒步梅岭,发现了芭蕉树,梅花,毛竹等植物。梅花表现出“南枝既落,北枝始开”的特点,是由于南北温差导致。毛竹分布均匀,相比在山地发现的箬竹等,毛竹的竹筒较粗,长得更高,分布更稀疏均匀。傍晚和当地民间河长走读连江河三江河,测得水质为II类,河面上虽有油膜、塑料垃圾漂浮,但化学指标较好。三江河观感较差,这是由于调查河段在城区,与前几日的河段对比,缺少绿植,视觉上更为枯燥,污染物也更明显。

5、北江白庙码头段的发现

徒步白庙旁的生态碧道,发现生态较好,碧道定位明确,有专门限制游客,限制开发。岸侧坡道上植被覆盖较少,多为灌木、草本植物,发现大量山体滑坡的痕迹,包括损坏的拦网,裸露的坑道。北江白庙段采水测得水质为III类,总磷较高,可能的污染源是渔民活动和生活垃圾,采样没发现大规模种植,只有小型盆栽蔬菜,所以排除居民使用化肥,可能污染来自上游,对此须进一步调查。

二、课题观察观点与建议

1、植物如何适应环境

举例:丹霞梧桐

丹霞梧桐是落叶阔叶乔木,一般认为是丹霞山的特有种,2014年在南雄也有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学名Firmiana?dansiaensis(dansiaensis大义是 “生长在丹霞的”)常于圆叶小石积等伴生。

上图:丹霞梧桐的落叶和圆叶小石积

调查发现丹霞梧桐的生长位置在山腰,文献记录丹霞梧桐沿180等高线分布,在坡度60以上居多,坡向以南为主,并且主要生长在红壤中。这样的生长地,由于坡度大,加上丹霞地貌红色砂岩渗透性强地表径流难以保留,快速汇入江河,所以即使生存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理论上应有较丰富的降水,对与丹霞梧桐来说,其生长环境实际上是局部缺水的。 受海拔影响,丹霞梧桐所在半山腰由于湿度较低,植被呈现为阔叶落叶林。丹霞梧桐在崖壁上生长,土壤稀少,且其生长的红壤呈酸性,一般的植物难以附生。丹霞梧桐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选择了通过落叶来减少旱季蒸腾造成的水分流失。同时长有发达的根系,以便牢牢附着在岩壁上,同时尽可能多的汲取水分。丹霞梧桐根和茎中有发达的分泌腔,用于分泌黏液。粘液可以稀释细胞中盐的浓度,从而适应丹霞地貌的红壤。

(有趣的是,在资料采集时发现,丹霞山的垂直气候分布并不是典型的山顶温度低于山脚,相反,丹霞山山顶的温度高于山脚,而湿度则是山顶低于山脚。这可能是因为丹霞山的海拔本身并不太高,海拔只有400多米。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才会下降4-6°。笔者猜测这与丹霞山的水分有关,丹霞山山势陡峭,山上的积水稀少,在山下汇成连江。水的蒸发和其冬暖夏凉的特性,对气温的影响大于海拔的影响。经过对原资料的重新阅读,发现其资料采集的时间为5月,这时因江水散热慢,水温略低于陆地。受此影响,山脚较山顶更加凉爽。这点和原作者的推理一致。)

举例:竹子

毛竹 /粉单竹/箬竹

竹子在不同还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乳源大峡谷和丹霞山的竹子多为粉单竹、箬叶,海拔较高;在梅岭发现毛竹较多,海拔较低。在山地(峡谷,丹霞山)发现的竹子,立竹度大,胸径较小,高度较低。特别是箬竹,是丛生竹,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5毫米,生长紧密。相比之下,生长在梅岭的毛竹,竹高更高(20m+),胸径更大(直径20cm左右)立竹度较小,是乔木散生长竹。这可能是因为山地土壤稀少,所以只能紧密生长,另外与丹霞梧桐的生存环境相似,坡度较大海拔较高,加上竹子的根较浅,如果长得太高很难在山地陡峭崖壁上保持平衡。这可能与梅岭较缓的坡度,较深的土层有关。这里海拔更低,地势较缓,水分更多,生长环境更好,相对的植物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毛竹生长得更高,属于乔木。

除了两个近亲的对比能反映植物对不同海拔的适应之外,同种间的差异也能反映。根据苏香玲和王振锡的研究发现,在江西省,海拔升高,会导致毛竹的胸径轻微增加,竹高显著增加,立竹度轻微增加。高海拔可能气温低湿度大,适合胸径生长,立竹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低海拔更多的人为干扰(挖笋等)导致的。这个研究区的趋势与其他地区(例如,福建华安县,安徽石台县)不同,与江西其他毛竹产地也只有竹高变化相同。这是由于各地的海拔差异和环境条件不同。竹子总是成片生长,竹林内基本没有别的高大乔木。这可能跟竹子的扩张效应有关。竹子的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具有一定入侵性。根据文献总结,主子的扩张分为四个阶段:地下渗透、地上成竹、竞争排斥和优势维持。经过竹子撒种和地下渗透,增加区域内竹子个体数量或个体大小,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植物逐渐死亡,最终呈现出区块化的单一的竹林。这有利于竹子快速地垄断资源,占领土地,但是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举例:梅花

梅花,学名Prunus?mume, 蔷薇科的落叶乔木,梅岭主要的品种是白梅。

梅花通过早春开花来减少竞争。华南地区梅花一般12月到次年1月开花。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物大部分在春夏开花。梅花是虫媒花,依赖昆虫授粉,相对的早开有利于避开与其他开花植物竞争授粉者。同种梅花在梅岭的,开花时间并不相同。北面的梅花开的比南面少,山脚的梅花开得比山顶多。这是受到坡向、海拔气温差异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梅花的种内竞争。开花植物会通过感光,

梅树根浅,这是因为梅岭海拔较低坡度小,降水更多,地表径流速度慢,水分基本上在地表不会渗透太深。加上植物种类复杂多样,水分很快被植物吸收,所以也没有必要深入土层觅水。

另外有观察到,梅树的分布不紧密,树旁灌木,杂草稀少。这可能与其根系分泌物有关。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或促进植株生长,这可以有效地为植物创造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环境。但是暂时没有找到有关梅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文献。观察结果更倾向这是景区认为此现象是栽培梅树导致的。对于这个猜测有几个证据:

  1. 梅树分布非常均匀,两排错落在道路两旁,间距均匀
  2. 梅树所生长的位置坡度近乎水平,与后方其他植被生长的坡度明显不同,过渡比较突兀
  3. 梅树上有人为安置的木棍支持其树干,有移植的痕迹

由于猜测可能主观,也未得到景区有关人士的证实,所以对此还有待研究。

2、关于北江流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 警惕引进外来物种,以松材线虫为例,对此应当严查出入境,加强控制物种出入
  • 引入外来物种需要同时引入其天敌
  • 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旅游开发
  • 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 改善乡村厕所,治理生活污水
  • 限制河流排污

感谢熊杨老师和朱珠老师一路的讲解和用心的安排,感谢司机熊师傅带领大家安全顺利的走过北江,感谢所有队员的帮助和配合,感谢所有讲解员的用心答疑,感谢所有民间河长的大力支持。

附录1:实验样品/标本 采集名录

pH 总磷(TP) COD 氨氮(NH3-N) 分类
浈阳峡 7 0.05 5 1 III
地下河 7 0.1 7.5 0.5 II
白庙 6 0.1 17.5 0.2 III
连江 6 0.05 5 0.35 II
河畔餐厅西北侧排污口 7 0.05 20 0.2 III
河畔餐厅东南侧排污口 6 0.7 15 1 V
锦江 6 0.1 30 0.2 IV
北江源 7 0.05 5 0.2 II

 

矿物质 OTO TDS
丹霞山泉 50 0 71
广东大峡谷水渠 25 0 39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宝君.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02(1):27-31,14.

[2]叶建仁.松材线虫病在中国的流行现状、防治技术与对策分析[J].林业科学,2019(9):1-10.

[3] 徐小文袁王义勋袁刘 星袁等.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咱J暂.湖北农业科学袁2018袁57渊20冤院5-8.

丹霞山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丹霞梧桐空间分布的微地貌环境特征研究

丹霞梧桐解剖结构及生理生态特征研究广州大学?黄华章

Ecological effect on the hilltop of Danxia Landform

李佳佳, 樊妙春, 上官周平 (2020). 植物根系分泌物主要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 55, 788–796.

植物志百科 毛竹

杨清培,?杨光耀,?宋庆妮,?施建敏,?欧阳明,?祁红艳,?方向民.?竹子扩张生态学研究: 过程、后效与机制.?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1): 110-124

海拔对毛竹生长和竹林结构的影响研究 苏香玲,王振锡

本报告作者:廖厚杰(高一)

QR:  共爱珠江 | 北江流域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探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个:
下一个: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