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活动回顾 | 学习二十大 走进新征程,绿源2022年新志愿者培训会顺利举行

2022年11月13日,绿源新注册志愿者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入会培训。

培训伊始,全体志愿者集体学习了二十大精神。作为环保志愿者,同样要全面准确理解二十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学好二十大精神,最关键是在做中学,学中做,用行动践行二十大精神;做好环保志愿者,首先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要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保持良知与初心。

中共绿源支部委员会书记陈娜分享了11月5日-13日在瑞士日内瓦和中国武汉同时开展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宣布将在深圳建立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中国为何要打造“国际红树林中心”?为何选择深圳?过去几十年,全球红树林破坏严重,根据全球红树林联盟发布的《全球红树林状况》,在2016年以前的20年间,红树林的净损失约为4.3%,2000年以来,损失的红树林有超过60%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湿地大国和《湿地公约》缔约方,中国不断加大红树林保护力度,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创建了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国家创新联盟,成立了红树林监测评估中心,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减少的趋势。

绿源这十年也一直在用行动参与红树林的保育、修复等工作。深圳正在开展《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探索适宜深圳国际化大都市特征的湿地保护形式,提高深圳湾、大亚湾、珠江口等重要滨海湿地区域保护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推进深港协作,以福田红树林湿地为主体创建国际重要湿地,完善深圳湾—香港米埔湿地群保护的整体性;全面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十四五”期间营造及修复红树林面积至少51公顷,保护乡土红树林群落;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协调城市空间湿地保护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湿地的游憩和科普教育价值需求;持续推进河湖(库)湿地水环境质量提升,恢复及改善主要淡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力争2035年前,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50%,湿地面积总量保持稳定,滨海湿地生态状况有效改善、建成区湿地生态空间品质得到优化,建成国际湿地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生物多样性指标。深圳境内共分11个(含深汕2个:赤石河流域、粤东沿海水系)流域水系,全市(含深汕)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362条,其中有90多条直接入海河流。众多的河流交错形成分布不同的水生植物吸引来不同类型的鸟类。绿源“深圳民间河长”在巡河护水过程观察到这两年政府部门在逐渐修复一些河流的生态环境,尤其在碧道休闲区均修建了防护性木栈道。在河流湿地植被情况较好的区域,实施自然恢复的方法,让湿地植被自我恢复,力求保持河流湿地的自然状态。在一些生态相对脆弱的区域,引进一些适宜生长的湿地植物,保留一些浅水区、浅滩区。这些都可以让候鸟可以有停留,休息,觅食的空间。绿源”深圳民间河长”每天的巡河护水行动,不仅仅走在很监督污染,同时也会去调查动植物的多样性,组织公众开展水环境、水文化宣传,减少陆源垃圾进入河海。不管是守卫红树林还是守护“碧水流深”期待新志愿者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正能量,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合力行动,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培训进入第二个环节,绿源资深志愿者羊羊老师从协会的发起,发展与变化,使命愿景,组织架构,志愿者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备等几个板块开展培训。

培训进入第三个环节,新老志愿者相互介绍,相互认识,分享感想,讲述加入绿源大家庭的初心以及希望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夙愿。绿源第三届理事李正军、副秘书长陈娜分别结合近期个人生活及工作经历和协会项目活动现状敞开心扉,让与会者感受到他们阳光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职业理想。

QR:  活动回顾 | 学习二十大 走进新征程,绿源2022年新志愿者培训会顺利举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个:
下一个: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