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绿友说 | 用两本书,品读水的天地

绿源理事熊杨,作为分享嘉宾,参与由深圳商报|读创、华联集团联合主办的深圳读书月分享活动?“洞见2022:深圳读书月·?华联演讲秀2”,用《雨,一部自然与文化的历史》、《深圳河·水纪》两本书,分享自己大半辈子与水的渊源——

?

(洞见2022:深圳读书月华联演讲秀,熊杨)

“水”一直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热门话题。

深圳是一座滨海滨河城市,同时也是淡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城市。自2016年开始的历时四年多的大规模治污使城市的水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我们的水资源和水生态仍然不容乐观。

珠三角水源配置规划(图片来自网络)

参与深圳水环境治理工作38年,参与民间环保18年,从长江源调查到珠江流域保护,有许多观察和心得,环保,就是要影响更多人。

珍妮▪古道尔有一句名言: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

唯有关心,才会行动;

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推荐两本关于水的书,希望引起大家对水生态和水环境的关心,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媒体人。

《雨,一部自然与文化的历史》

这本书以沃尔特?惠特曼的诗《雨声》开启:

你是谁?我问轻轻落下的雨,

它,说来奇怪,给了我一个回答,转达在这里:

我是大地的诗,雨的声音说,

我永恒地从陆地和无底的海洋悄悄升起,

升上天空,在那里糊里糊涂就有了形状,

全变了,却还是老样子,

我落下来冲洗地球上的干旱、空气、泥土,

还有土里的种子,

没有我,它们只能潜伏着,不能发芽;

我昼夜永恒地把生命归还给我的起源之地,

让它纯洁美丽。

巴内特在《雨》中写到:

“古往今来,不管哪种文化,人们都深信,终有一日,人类能够成为雨水的主人。由于科学的进步,诞生出了云中催化、化学致雨的技术。如今,人工降雨力度最大的地方在中国,中国科学家宣布,通过向空中发射碘化银雨弹,成功地为干燥地区引下了阵雨。结果将会证明,人类的确成功地改变了雨水。但是,却不是按照我们所预想的那样。”

书中进一步写到:

“人类永不满足地希望着能够拥有预言降雨的能力——管理大城市的水供应,了解种植冬麦的最佳时机,策划举行室外音乐会的时间,选择结婚日子。

尽管现代气象学家对早期天气预报做了改进,但降雨还是极难预测、极难把握。这是混沌理论的一个经典例子。千里之外的微小诱因能够改变天气,其改变的方式是数学模型根本无法预测的。”

人类和雨水相伴,为了适应气候,便产生了许多创造发明。例如,日常使用的雨具,人类逐水而居,在雨洪流经之处建造家园。

谈到雨洪,就会联想起水利工程,中国古代的都江堰和灵渠是对雨洪利用和疏导的成功案例。

但是,水利工程的另一面是:“近代的美国拔除大草原上具有很强锁水性的野草,铲平积水区大片森林,建造堤坝,导致了‘一场人造的灾难’”。“对陆地和水的改造,这一切对降雨产生了远大于蝴蝶效应的影响。热岛效应就是都市影响天气的最典型例证。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降雨数据及城市化进程的卫星图像时发现,城市的快速发展与雨水的减少直接相关。”?

巴内特观察到了雨水存在的另一些问题:“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暴雨降水径流已经成为污染海滩、主要海湾及河流的单一最大污染源。即使‘最洁净’的雨水因为大气中自然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带有轻微的酸性。”因此,“‘你不能看着雨水说它很纯净’,这是因为雨水总是把我们排放进大气的物质又返还回来。另外,由于化肥使用和畜牧业的关系,雨仍在散布着过量的氮污染物。大气及雨处在同一个全球系统之中”。

巴内特在《雨》的最后写到:

“不管是让河水上涨到泛滥的程度,还是把化肥冲进海湾,雨水本身并不具备什么破坏性的要素。只有我们才使雨水变得具有破坏性。今天,洪水已然成为变暖气候下快速增长的一大风险。”

这些年,我们推行“海绵城市”,就是希望能解决“雨水多、雨水少和雨水脏”的问题。

《雨,一部自然与文化的历史》读后感:

同一片云,同一场雨,同一个世界,人类应该珍惜每一滴雨水,善待每一滴雨水。

《深圳河,水纪》

作者引述了大量史料,记述雨洪对我们身边这座城市的影响。

以水为脉络,挖掘和梳理了深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墩台到大都市的历史过程,同时记述了因深圳墟得名的深圳河跨越六十年的故事。

仔细阅读这些集历史、地理、自然、人文于笔下的文字,感受到深圳这座充满勃勃生机的城市曾经的经历既迂回婉转又惊心动魄。

书的文字不长,但故事很多,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河流近代史和城市发展史。

钱飞鸣先生在《水纪》中写到:

“深圳河古称‘罗溪’、‘滘水’,是不平等条约催生出‘深圳河’的名称。假如不曾出现风云变故,没有香港,没有深圳,便不会有深圳河”。

书中引述的史料记载:

“深圳是一个墟市的名字,叫深圳墟,还是一个烽火台的名字,叫深圳墩台,后来升级为深圳汛,是一个军事基层建制”。

书中写到:

“现在的深圳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行政区域的界河”。

但是在许多人心目中,香港是一座岛,事实上,香港绝非孤岛,它与深圳血脉相连。

“淡水问题一直是香港的命门,对于香港市民而言,文锦渡是重要的生活补给线,有一个香港人必不可缺的木湖抽水站,东江水输入深圳水库,经过输水管进入木湖抽水站,然后再分别输往大榄涌水塘、船湾淡水湖及城门水塘,进入滤水厂。”

因此可以说,东江才是香港人的母亲河。

深圳河由“明溪”、“清河”到洪患暴虐、路人掩鼻,带给城市的记忆并不都是美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从治洪到治污,深圳河经历了二十多年磨砺。深圳市区内的洪湖(笋岗滞洪区)、福田河湿地(福田河滞洪区)皆因保护深圳河的需要而形成。

书中还回顾了1993年“6.16”、“9.26”罗湖两次大淹水的历史。两次大淹水发生时我都在和平路现场,既参加抗洪抢险,同时又调查水情,之后,深圳紧急启动了《罗湖小区治涝》,采用了“围起来,打出去”方案,解决了局部淹水问题。

作者认为:“整个深圳河治理,难的不是技术,更不是资金,而是观念,是工程建设方面很多做法、规范、标准,内地跟国际上的惯例有着一定差距。”深圳河治理推动了观念转变,“治理深圳河工程是内地第一个全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监察及采取生态补偿措施的水利工程。”

?深圳河除了“水患”还有“污患”,作者考证,“深圳河“污染时间并非从深圳建市开始,从深圳的资料档案里,污染开始时间是1968年,恶臭的污水从南岸涌入深圳河。”

但是,大的变化确实从深圳的城市化开始,进入上世纪80年代,“南北互换,深圳污染殃及新界。1982年,深圳河自文锦渡以下的河道,已经有了‘垃圾河’的恶名。”

深圳自建市以来一直在努力治污,2009年以前,就投入了153亿元用于水污染治理,先后经历了“两湾运河”、“污水排海”、“深圳河污染底泥处理”等策略研究或工程实践。

2016年启动“八百亿治污”,深圳才走上了全面治理水环境的快车道,这其中既有国家推行“河长制”的政策主导,也有“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公众参与的推动。

《水纪》梳理了深圳的治水历程,书中在“碧水流深何时重现”一节客观地记录了深圳本土民间环保组织绿源如何从“碧水流深”到“共爱珠江”,和“深圳民间河长”成为“治污的第三只眼”的过程,真实反映了深圳这座具有开放包容精神的先锋城市,在特大城市治理上的成功探索。

作为首批河流污染监督志愿者培训人和“深圳民间河长”项目发起人和总顾问,我亲历了整个过程,参与策划了从“碧水流深”到“共爱珠江”流域民间保护。

《水纪》的末尾,作者提出了让人们思考的问题:“深圳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属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深圳河的故事,是一个城市化的典型个案。急剧增长的人口以及相对滞后的管理,让深圳河不再成为曾经的‘清河’和‘明溪’。高楼大厦出现的同时,还有一部‘清河消亡史’”。

作者钱飞鸣先生在《深圳河,水纪》的最后写到:

“记录深圳,深圳河不能缺席。”

《深圳河,水纪》读后感:

城市依水而生,得水而旺。治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是一个深奥的课题。

作者留下了思考空间,让后人去填补。

只有交上经济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答卷,深圳才是合格的。

民间环保就像一粒粒沙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全力去填补政府在治理环境时的空隙。

守住江河水生态的底线,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贯彻到底。

用砥砺坚守,描绘2022。

QR:  绿友说 | 用两本书,品读水的天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个:
下一个: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