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生命中的那些河那些爱
专访人物:熊杨
曾任深圳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副总工程师,同时兼职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2003年至今,以专业志愿者身份参与民间环保工作,12次前往长江源和可可西里参与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十余次前往珠江的西江源、东江源考察。2014年被阿里公益和央广网联合评选为“广东省江河卫士”和“全国十大江河卫士”。2017年帮助深圳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发起“深圳民间河长”项目,培训志愿者并担任项目总顾问,同时参与发起四十多家珠江流域社会组织的合作平台——“共爱珠江”项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下的珠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3月28日,熊杨被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评为2022年“广东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长江:羊也是会说话的
2003年9月6日,是熊杨第一次抵达可可西里的第二天早晨,面对那片辽阔与荒莽,他感动得不能自制。
而面对朝霞映照下的沱沱河他却有由衷的感伤:“河水在脚边缓缓流淌,倒映着雪山,是那么美!我渴,嘴唇干裂,可河水不能喝,我只能默默地落泪……”
他是那年抵达可可西里的最后一批志愿者,大雪已经快要封山了,而他与长江源的生命之约也由此书写了第一笔。
初次抵达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的熊杨很快被高原反应放倒,住院两天后,舍不得放弃的他又重新返回保护站。这一次,他适应了高原,也遇到了正在做“长江源生态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在读博士生刘源。
2011年,熊杨还把这篇调查报告带到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是我儿子帮助完成了这篇调查报告的英译”,据说这篇调查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2003年到2015年,这12年里熊杨一直持续关注着长江源,12年去了12趟,值得庆幸的是他见证了长江源生态的越变越好。2011年,沱沱河长江源保护站开工建设,熊杨参与到策划、设计、合同谈判、土建施工、管道安装的每一个环节。“熊野鹅”的绰号也产生自那时候,项目“先遣部队”五人,平均年龄52岁,来自不同城市,从事不同职业,熊杨是其中之一。他们开着破旧的越野车,满载建站物资,从成都出发,经过川、甘、宁,在海拔4538米的长江源沱沱河集结。熊杨觉得他们像英国老电影《野鹅敢死队》里的人物,同样年过半百,谈笑间“杀入战场”。只是他们的“战场”长江源。说起此事,熊杨脸上洋溢着一种孩童般的笑意。纯净,而美好!
东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很快,熊杨在当地一名周姓老师的帮助下开启了守护东江源倡导计划。此后9年中,熊杨多次带领深圳的志愿者、中学生、媒体单位、民间组织等前往东江源村进行公益捐赠和考察交流。
与河结缘的这些年,熊杨见证了更多的爱与执着,他说这就是他这些年来的心灵收获。
熊杨说:“一开始寻到东江源的时候,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在做这件事情,但很快我就发现并非如此,周老师一家就是这样的人,当地村民由于接待了很多民间组织,所以知道保护水源的重要性。守护东江源,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城河:永远流淌的爱
几年过去,黑水河消失了,海晏河清,熊杨现在的感受便是“现在想找一条黑臭河不可能了,只能给后加入的志愿者们看一些历史图片。”
今年5月22日,熊杨在茅洲河沿岸看着河心岛上白鹭飞来,目光看向远方。他说:“这是这座城市的奇迹,是这座城市无数无名英雄共同书写的传奇。
现在,他正聚焦于新的项目“‘共爱珠江’——珠联碧河”。项目把“深圳民间河长”和“广州民间河长”模式复制到上游城市,推动更多的民间组织参与污染监督。
4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颁布,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有了法律性纲领了,熊杨说:“期待有一天,珠江也能有自己的保护法啊!”
无论是浩浩汤汤的大江大河,还是静谧流淌的小河小溪,熊杨的眼里都是自己生命最深处的爱与恋。
图源:熊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