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共爱珠江 | 第十一期工作简报(2021年1月~12月)

2021 这一年 共爱珠江项目

输出一个工具包,促进流域在地伙伴开展20公众参与水环境活动

开展1场能力建设工作坊,促进流域在地70位伙伴参与培力行动

第五期“珠江流域核心人才成长营”顺利举行

组织2场交流学习与调查,促进两广紧密联系与合作。

举办“河长故事”征文大赛,推动864个流域故事被传播。

这一年,我们的工作是这样展开的:

由广东省文化学会、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深圳晚报社联合主办,国地时空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的首届“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自2021年1月24日在深圳启动,到3月30日截止投稿,共计收集到864份投稿。评审会邀请了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中山大学特聘教授周建平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学讲师戚干舞老师、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秘书长孙吉作为征文作品评审老师,于6月18日完成评审并公布比赛结果。投稿来源包括广东、四川、山东、江苏、陕西等5省,投稿人包括民间河长、作家、学生、社工、企业员工及其他市民,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河流变化、参与河流守护的故事、河流与生活、河流相关书籍/影视读后感、民间河长口述记录、对河湖管理制度、历史的观点及乡村振兴故事等内容。

征文大赛海报

? ? ? ?3月20日上午9点,“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众参与专题培训”在桂林大瀑布饭店会场,相聚了来自广西、广东、江西等地环保组织70多名代表。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朱珠作为主持人,宣布培训活动正式开始。桂林市河长制办公室蒋良斌主任向培训班致词,欢迎大家来桂林参加培训。漓江管理委员会秦荣军书记作了《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全力推进漓江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介绍了漓江管委会,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呵护好漓江,对漓江进行科学保护,实现了漓江流域可持续性发展。珠江委董延军主任作了《珠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现状与展望》,全面介绍了生态补偿理论,并以东江流域为例,介绍生态补偿现状、补偿标准、支付方式。广东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魏冀明主任分享《万里碧道》,详细介绍了万里碧道系统工程,广东省以各河流治理为抓手,实现广东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桂林市河长办文春龙科长作了《桂林美丽幸福河湖创建经验介绍》,从防洪保安全出发,介绍创建美丽幸福河湖经验。来自连南、南宁马山县、广西师范大学桂江文化调查队的伙伴分别分享了团队开展在地水环境保护的行动经验。上海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陈旭绯律师亦与大家分享《水的法治故事》,从水患、水利、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四个方面梳理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3月21日上午,“‘保护漓江,共爱珠江’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众参与专题培训”户外环节“亲水漓江”如期开展。从酒店出发至漓江边不出100米,早上还细雨霏霏,漓江远处青山隐隐,而现场可见沿江河床多为水质卵石,泥沙量小,水质清澈,两岸植被丰富。在漓江边,我们观察了一河两岸上的高大树木,还观察到水里守株待兔的翠鸟、双宿双飞的一群小鸊鹈、鹭鸟等,生物丰富多样,市民们也临江信步游目骋怀,旖旎风光的山水果然“甲天下”。不少伙伴们都是第一次来到桂林,第一次来到漓江边,纷纷感叹漓江真的好美呀,漓江的水也好清澈。同时,一边游赏一边也思考,我们是如何关注河流的,我们将传播河流的什么,以及如何传播,从政策,法律,文化,信仰,媒体,生物多样性,人类学等关注河流的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以丰富和创新我们以后的河流志愿活动,衍生更多吸引人的课程 ,引导公众参与河流守护。

 

3月21日下午,项目与桂林河长办,桂林在地伙伴联合开展漓江流域水环境调研。

 

3月29日 共爱珠江项目荣获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之一,感谢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感谢各位伙伴选择和我们在一起一线行动,不停息。

? ? ? ?2021年4月16日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朱光喜副院长带领学院研究生到访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调研“深圳民间河长”项目,双方就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倡导工作、“深圳民间河长”在“河长制”契机下如何从有名到有实进行了深度交流。随后参观了社会组织总部基地(福田)的入驻机构展示项目,点赞深圳在社会公益组织发展上做的示范。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通过这次的受访调研也增加了理论与研究知识。交流过后,当天下午,双方在绿源“深圳民间河长”带领下,体验“深圳民间河长”巡河日常。

 

2021年5月16日,“珠江流域核心人才成长营”第五期北江行,来自珠江流域韶关市乐善义工会,南雄市阳光公益协会,鹤山民间河长,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光志愿者协会,佛山市水义工志愿服务总队五个团队的12名伙伴来到了江根村。当地退休教师陆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江根村,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说雨污分流,居住环境优美,及江根村的人文地理。我们一行来到了江根村11巷,经过昆都山,一直往山上走来,来到了三江汇流之地。

5月17日上午,成长营的伙伴来到北江大堤芦苞水闸观察了解北江的防洪防汛设施,伙伴互相交流如何读懂河流周边的相关设施、各类公示信息。第二站来到了清远江心岛,岛上树木大郭郁葱,环境怡人。一默书房的伙伴介绍了团队在岛上开展的岛上书屋、岛上自然学堂等工作,每天都有学生、市民到这阅读书,许多名校教授讲授自然地理知识,让一默书屋风声水起,学者闻名而来,市民心向往之。江心岛成为涵养形成城市品位的文化湿地。第三站在白庙社区,在2018年清远市水源地保护区调整中,由网红旅游渔村划归至水源保护区范围,范围内的白庙船厂等进行搬迁,北江上的渔船严格管理生活污水抽排至岸上处理并每年监督年检,合格方能继续运作,推动水源地保护。清远源行的伙伴也从2018年以此为基点建立服务站点,组织民间河长定期调研巡护,带动公众、本地居民开展水源地保护活动;第四站则是在南雄阳光公益协会,成长营的伙伴与热情接待的阳光公益伙伴分享两天学习的收获及引发的水环境保护新思路。

 

此外,在2021年4-9月,绿源联合伙伴机构在深圳、韶关、清远、惠州、阳江、广州、肇庆、江门、佛山等9地,共计开展20场各种形式的“河流方程式”水环境公众宣传活动,参与公众、青少年、志愿者600多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河流方程式”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工具包,这种工具包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伙伴公益机构,提供组织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思路,以可操作的活动指引、记录卡片等工具,引导伙伴机构在工具包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水环境情况及机构特色,开拓出公众参与的不同可能性,从水体、水生生物、水安全等不同维度切入,带动参与者与水环境进行互动。伙伴机构采用工具包,带动青少年、大学生、志愿者、社区/乡村居民等人群,围绕本土水环境保护开展了包括学生社会实践、巡河护河服务、社区宣传、志愿者培训、自然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公众参与活动。伙伴机构使用后反馈:“卡片记录的过程,会让体验变得更为主动,参与者学习到的东西会更多”、“开阔大家的眼界,有实操让参与者更加投入”、“让青年学生增强动手能力,了解学校周边河涌水质大致情况,从而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关注到身边的水环境和水议题”、“从多维度看河流保护工作,开阔视野”。这种以工具包激发的行动为媒介,行动与交流相辅相成的模式,有利于促进伙伴机构针对本地开展水环境保护行动进行经验交流,而经验交流又促使伙伴机构在工具包的基础上,获得更丰富的行动经验,开拓行动思路,投入后续的活动中。

QR:  共爱珠江 | 第十一期工作简报(2021年1月~12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