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河长故事征文 | 读《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有感

? ? ?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一个关于禁止捕捞天然渔业资源的计划公告。

? ? ? ?人类的发展总是与河流相伴相生。千百万年前,人类的火种开始在长江流域燃起,自此长江作为我们母亲河的故事便翻开了诗篇。这里有水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动能资源,因为长江,流域内奋力生长的人们得以被哺育;这里还有河姆渡文化、三星堆文化等,因为我们,长江被赋予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们之于长江而言,无非是沧海一粟,我们所造成的影响也不过是其历史长河中的短暂瞬间,但其对于我们而言却是意义深刻且影响巨大的,她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的时代,反射出我们的所作所为,若施以强光,灼伤的只是我们自己。她只是波澜不惊地静默地看着我们,如同千百年来注视着周围的世间百态一样,看我们如何深陷泥潭,又是如何的及时止损、自强不息。

? ? ? ?江若无鱼,何以渔?在过去粗放式经济车轮的快速碾压下,许多人竭泽而渔,贪婪地透支着长江的馈赠,电、毒、炸等非法作业方式无所不用其极,可想而知地形成了“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一度降至最差的“无鱼”等级。经常在长江边散步,就能听见小型渔船上柴油机在江面上喋喋不休,常听江边钓鱼的大爷提起“人家网鱼都是百斤百斤的,我们这些散户哪有鱼可钓”。水环境的污染、鱼群数量的骤减、人为干扰的加剧打破了水生态平衡的最后防线,2007年白鳍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中华鲟、江豚数量也逐年减少。自然的灾难总是接踵而至一环扣一环,野生动物的灭绝就意味着更大的威胁即将到来,生态系统是完整的共同体,水生态系统就像纵横交错的血管,打破平衡的恶果将很快顺着循环链达到人体。实施禁捕、维护水生态环境,让元气大伤的长江休养生息,已迫在眉睫。

? ? ? ?转折关键,刻不容缓。2016年12月,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已体现中央重视生态文明,整治水环境的决心,广大人民群众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一场“集体护河,共卫生态”的全民行动也逐渐提上日程。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禁止捕捞天然渔业资源,十年禁渔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这也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各地相继实行空前严格的禁渔计划,并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实现了严守生态文明的底线。在连续禁渔之后,鱼群数量的情况已经得到了好转。仅一年时间,就有新闻报道宜昌长江三江段发现了大量活跃的江豚,长江的“微笑”又回来了,这似乎是长江给予人们环保行动的鼓励,所做之事皆有回音。

? ? ? ?十年禁渔也只为年年有鱼。所谓“靠水吃水”,生态环境保护其实自始至终这都是一场人们的自救行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时刻提醒我们,生态的健康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健康。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疫情的影响下,世界各国更是越来越倾向于实现内部循环。这个时候,家里有什么资源?有多少“存粮”?能不能吃?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江就是国家的“粮仓”之一,沿岸也多是鱼米之乡;在长江栖息的动植物资源繁多,也是生物多样性的“藏宝库”,需要我们精心打理,定期保养,将“家底”充实起来,这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虽不是河长,但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放在河长的位置上对待江河湖海,以回报自然的馈赠。

(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 ? ? ?“我是长江边上长大的”这句话是长江流域的居民在外的一种标签,似乎只要我们都曾受到过长江的恩惠,我们就拥有共同的话题和生活经历,“同饮一江水,共守母亲河”,这是长江赋予我们的印记,也是远行人心底一份共同的思念。但时代的步伐一刻不停,她看着我们从农耕到机器;从木浆到汽笛;从垂钓到电击,我们从来都像无知的孩子,在母亲河的面容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岁月痕迹。庆幸随着一项项生态文明政策的出台和有力执行,在一个个生态保护实践者的步伐中,一切都还为时未晚,在未来的年岁里,我们仍有机会重拾往日她清流如歌的模样,欣喜她跃然于山与城之间的灵动身姿,希冀于她润泽后世千秋万代的宏图,而这些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始于我们的每一次诚心相待。

本文来源于首届“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 投稿文章,作者:彭婕,原题《读<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有感》


一段河长故事,记录河湖环境随城市、乡村发展的变迁,见证环境治理社会共治、共建、共享新局面的逐渐形成。每个个体记录自己经历的社会变迁、环境变迁,也是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为未来描摹此刻社会现状提供重要素材。

为纪念建党100周年,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反映乡村振兴战略、河长制、湖长制政策实施过程中,河湖长的新思路、新措施及新成效,凝心聚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广东省文化学会、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首届“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大赛由国地时空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

“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自1月24日在深圳宣布启动,面向全国官方/民间河湖长、写作爱好者、参与河湖治理的专家、企业员工等人群征集河长故事。截止至3月底,共计收到800多份投稿,投稿来源包括广东、四川、山东、江苏、陕西、河南等省份,投稿人包括民间河长、作家、学生、社工、企业员工及其他市民,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河流变化、参与河流守护的故事、河流与生活、河流相关书籍/影视读后感、民间河长口述记录、对河湖管理制度、历史的观点及乡村振兴故事等内容。

QR:  河长故事征文 | 读《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有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