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加入绿源:              中文  |  English 收藏本站

梅沙碳中和社区建设

       为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并于当年12月,发布了包括园区、社区、校园、企业等在内的近零碳排放区第一批试点项目名单,盐田区梅沙街道大梅沙社区作为3个社区之一成功入选首批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小梅沙社区也作为唯一的社区入选第二批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彰显梅沙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面迈入“双碳”时代。

        在双碳社会建设背景下,万科公益基金会以深圳盐田区梅沙片区为主要试点区域,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和多类合作伙伴,协力推动的创新探索实践。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在此开展梅沙碳中和社区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培力行动项目活动,招募有志于参与水环境保护的居民,组建“梅沙民间河长”团队,赋能“梅沙民间河长”带动市民了解梅沙片区水环境,探索带动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

       2022年11月,九三学社福田三支社规划、建筑等方面的专家考察了片区水环境,提出:建立梅沙近零碳社区关键在于解决旅游区的冲击性碳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利用梅沙片区独特的地理和生态优势。
       专家们认为:不能将梅沙行政区与深圳和大湾区孤立开来;要充分发挥森林碳汇和内湖及海湾湿地自然修复功能;开展梧桐山、马峦山和东部山体的联合保护,减少生态区的人为切割;充分利用本地水资源并保护生态基流;采取有效技术均衡污染物的冲击负荷,努力实现污水及固体污染物减量,减少外排;从规划及管理上降低高峰时段燃油机动车在区内低速和怠速排废;减少区内环境消杀,重视旅游区生物安全问题。

       大梅沙和东部其他海边社区存在同样问题,即旅游的季节性冲击影响,如果道路交通设施、城市服务设施、旅游设施都按照最大接待能力建设,则平时就会空置,建设的碳排放很大,节假日汽车尾气、游客产生的垃圾、污水,消耗的自来水和食品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如果不能解决冲击负荷,“近零碳”很难实现,所以要有对策,减少资源浪费,拓展碳汇,更要有创新思维!建设投资本身也会带来碳排放,要针对现有碳排放源探讨如何减少,加上自然碳汇的碳中和,削减区域碳排放水平。

     梅沙碳中和社区的建设同样少不了市民的参与。从个人生活习惯层面,节约资源(减少水、电、气和生活物资浪费)、参与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回收、减少水污染)、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变出行交通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和减碳有关,也是市民日常很方便参与的方式。此外,市民还可以关注社区周边面源污染、社区消杀等社会生活层面与水环境水生态相关的情况,向社区提出环境改善建议。

 

更多阅读:观点 | 深圳低碳转型

               在线访谈梅沙街道:大梅沙近零碳排放试点社区创建

 

QR:  梅沙碳中和社区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