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河长故事征文 | “仙山琼阁”下的丹霞碧道

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 ??晴

? ? ? 重九的锦水滨,天空蔚蓝,岸竹鸣鸟,轻烟浅散,渚边泊筏,鹅游鹭翔。不时驶过的游船犁划出一波又一波的碧浪,哗哗地拍打着栈道。亲水台边盛放的夹竹桃,在阳光下恬然、静谧地欣赏着嬉游于碧水中的群鱼……这一切,由不得我不自禁地轻吟起来——

一江秋水漾心波,几缕轻烟绕竹挪。

想见金乌西坠去,云披文绣醉如酡。

? ? ? ?这是我第二次到丹霞碧道散步,也是第一次专程陪爱人过来这里散步,以秀美的风光和温馨的情怀作为对她为家庭默默付出的一丝儿回报。

? ? ? ?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位于仁化县丹霞街道车湾村新桥至夏富村镇江司段锦江沿江河堤休闲步道为丹霞碧道,也是位于素有“仙山琼阁”美誉之称的一条水生态碧道。据了解,丹霞碧道的官方项目名称叫“韶关市环丹霞山碧道”,全长约7.1千米,是韶关市2020年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该项目是省级万里碧道建设试点之一,投入资金998.7万元,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2020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丹霞碧道集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及周边生态景观、人文休闲为一体,新建慢行系统7.1千米(其中水上栈道330米)、亲水广场1座、亲水平台3处及其配套设施1座,串联周边自然村落24个村小组、直接惠益1383户的人文景观,形成一条水碧岸绿、水岸联动的水陆复合游憩线路。

? ? ? ?此时的粤北虽是深秋,民间却历来有着“秋老虎”之说。漫步修长翠绿的竹林间,踏踩着稀疏散落于步道的竹叶上,软绵而轻盈。清风微沁,与心爱的人漫步于其中,无疑把稍高的气温带来的烦躁清理得无影无踪,腾生起的却是一丝丝无限惬意。

? ? ? ?穿过竹林,眼前尽是黛绿色的开阔。举目环视,南面,平缓而澄碧的锦江水犹如一条玉带缠绕其中,缀出长沙背和牛鼻两处大湾渚;东北方,金牛山、海豹石、细美寨、长老峰、紫薇山、亚仔寨、屏石寨等丹霞山景点在午后秋阳下给人一种特别的清爽;北部的姐妹峰、拇指峰、犁头寨、上天龙或敦方雄浑,或拔峭挺峻,或尖锐如梭,或骜倔危屹,既有契合古村田园的韵味,又有倾情锦水红岩的情怀;西面,马头寨、田螺峰、飞云岩、饭甑石各肖其形,最称奇的当数那一尊观音石,观音稳坐莲台,无声地端详、守护着这一方土地,仿佛为这“世外桃源”般的胜境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合什祝福……

? ? ? ?置身于“仙山琼阁”,奇峰异逞,碧水回环,田园秀美,风清气爽,阳光正好。难怪上世纪80年代,著名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领略了丹霞山的雄、险、奇、秀、幽之后,“下丹霞山泛舟锦江”时,题下了“临别游江再看山,群峰逞态妙难言。自夸巨擘非虚妄,万古丹霞冠岭南”的佳句。

? ? ?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修的第一、二轮《仁化县志》,仁化县从明嘉靖十四年(1535)至2000年有记录的水灾有20余次,其中1994年6月8—17日的水灾损失为仁化有史之最:“45条村5984人被困,倒塌房屋1721间,损坏1224间,受灾农作物3215.3公顷(48230亩),水利设施损毁严重,主渠道崩口87处1800米,水电站损坏23座,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8083万元之巨。”昔日锦江沿线汛期所发生的洪灾、水灾之患可见一斑。如今,当地人民政府结合美丽宜居人村建设,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改造中小河流,修建堤坝,防洪防汛能力已提升至五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把城乡沿江堤防改建成集绿化、美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步道,不但达到了防洪防汛的目的,还方便了市民共享成果,放飞心情,更带动了种植、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作为锦江中下游部分的丹霞碧道,更是成为一道人见人爱的美丽风景线,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

临江的丹霞碧道堤坝(谢嘉文摄)

? ? ? ?碧道两岸,农庄栋栋,硕果累累,与天空中特有的“丹霞蓝”遥相映衬,一切都那么恬然、和谐、静美。

 

本文来源于首届“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 投稿文章,作者:谢嘉文,原题《“仙山琼阁”下的丹霞碧道》


一段河长故事,记录河湖环境随城市、乡村发展的变迁,见证环境治理社会共治、共建、共享新局面的逐渐形成。每个个体记录自己经历的社会变迁、环境变迁,也是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为未来描摹此刻社会现状提供重要素材。

为纪念建党100周年,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反映乡村振兴战略、河长制、湖长制政策实施过程中,河湖长的新思路、新措施及新成效,凝心聚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广东省文化学会、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首届“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大赛由国地时空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

“国地杯——河长故事”征文大赛自1月24日在深圳宣布启动,面向全国官方/民间河湖长、写作爱好者、参与河湖治理的专家、企业员工等人群征集河长故事。截止至3月底,共计收到800多份投稿,投稿来源包括广东、四川、山东、江苏、陕西、河南等省份,投稿人包括民间河长、作家、学生、社工、企业员工及其他市民,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河流变化、参与河流守护的故事、河流与生活、河流相关书籍/影视读后感、民间河长口述记录、对河湖管理制度、历史的观点及乡村振兴故事等内容。

QR:  河长故事征文 | “仙山琼阁”下的丹霞碧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