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交流学习|地方环保NGO及律师环境公益诉讼能力建设培训

2016年4月21日至22日,绿源环协碧水流深项目专员参加了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环境法律救助项目—-地方环保NGO及律师环境公益诉讼能力建设培训活动。2天的培训活动安排5方面的课程,包括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排查、公益诉讼的基本法律问题、公益诉讼案例的经验和反思。9642951662020119

第一天由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副教授杨素绢讲述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问题。杨教授分享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进程。也分享了环保法中公众参与一节的解读,提供了很多公众参与活动的想法及思路。也讲述了如何规范申请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杨教授也通过实际案例讲述了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及目的–促进公众、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减少对立、构筑相互信赖的关系。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严厚福老师进一步讲述了公众参与的全过程。从公众参与的概念、意义到公众参与的法律,政策依据再到公众参与的范围及定位。全方面的剖析了公众参与的全过程,让在场的伙伴受益匪浅。同时,严厚福老师也分析了目前公众参与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更广泛、更全面、更完善的公众参与的展望。

环保,从来也都避免不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来自环保部的张志敏研究员就向大家分享了环境污染排查诊断的经验。张研究员系统的盘点了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关于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的2000多条条款。也向大家分享了从环境损害查找污染原因的经验和做法。张研究员也从法律、政策及监管制度方面分析了目前环境污染事件高发频发的原因,剖析了污染事件的真空地带问题。

第二天的培训课程由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候佳儒博士介绍了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源起,与我国公益诉讼的区别。从制度定位、理论构建、概念定义、性质分类及原告范围五方面分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问题。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解读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加深了大家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解和认知。

最后一个课程由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的刘湘教授分享环境公益诉讼案例及案例操作反思。刘教授通过自身经历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分享了在发起环境公益诉讼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政策和应对技巧,从实战方面介绍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操作。最后,刘教从环境公益诉讼案例出发,分享了自身对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看法及认知,让伙伴更多地了解环境公益诉讼的意义。

从短短两天的课程中,也是收获良多。从公众参与到污染排查再到环境公益诉讼,老师们精彩的分享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QR:  交流学习|地方环保NGO及律师环境公益诉讼能力建设培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