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

江河说丨孩子们的“一滴水课堂”

【写在前面的话儿】

从珠江三角洲到东江,再到西江、北江,在“共爱珠江”项目走访挖掘在地流域伙伴的时候,我们结识了一个又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坚持的在地环保志愿者/团队。伙伴们出于对家乡环境的热爱,自发组织开展着各类环保行动,积极发挥着各自的力量守护家乡水。一线行动的背后,更是他们对一汪江水的深厚情感。

“共爱珠江”项目现推出“江河说”系列,邀您一起走近散布在珠江流域不同角落的流域伙伴,在不一样的江河故事中,遇见同样的珠江水守护。



卢颖贤
佛山市源行绿色社区环保宣普服务中心

佛山源行绿社,于2018年10月在佛山市民政局正式注册。该中心扎根社区,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行动,致力关注水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及社区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倡导社区居民环保生活行为的养成,推动佛山市绿色文化的传承。

在参加“珠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核心人才成长营”之前,我是充满各种困惑的。基于过去两年的环保宣讲经历,我发现环保课程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挺有意义,能增加他们保护水源的意识,但却欠缺了一些情感上的共鸣。举个例子,佛山本土的学校课程繁忙,让学校每周专门抽出一节课进行小班的环保教育,还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开展的是同时面向一两百名学生的环保讲座。这种形式的受众固然是很多,但环保宣讲师却难以与听众有更多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这是让我感到困扰的一件事情。

汾江河,摄于2019年

我在佛山十几所小学进行环保宣讲的时候,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佛山的母亲河是哪一条河吗?”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回答不上了,然后我就进一步引导说:“其实这条河离我们学校很近,每逢周末爸爸妈妈带我们去中山公园玩的时候都会看到它。”这时候,同学们才反应过来:“老师,我知道啦!佛山的母亲河是汾江河!”

每次看到孩子们这样的反应,我都会陷入思考:为何作为一名佛山人,孩子们却不知道自己母亲河的名字?细想下来,这或许与城市发展进程中河流的变迁有关系。

过去的集体游江活动,曾经的汾江河十分热闹

随着佛山的城市发展重心转移,佛山图书馆、佛山青少年宫等重要公共场所搬至佛山新城。孩子们周末经常去那边玩耍,他们感觉那个地方很美很繁华,是佛山的重要中心,自然也会把位于新城的东平河看作是佛山的母亲河。而由于政府规划原因,汾江河周边原有的一些比较具有年代感的建筑物被拆除,土地用作商用。汾江河边的相关建设工程一直停滞,也就留给现在很多孩子一种感觉:那里就是个废墟,着实让人难以联想到汾江河是佛山这座城市的母亲河。相比于每天货船频繁穿行的东平河,如今的汾江河沿岸即便经过了治理恢复了原来的清澈,但已不复往日的繁华,略显消寂。如何重现连接孩子们与这些被“遗忘”河流的情感连接,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成长营营员对三水江根村村民经常访谈

带着这些困惑,我来到了“共爱珠江水环境保护核心人才成长营”。第一期营期在三水江根村的在地水文化体验,以及第二期营期里桂林师范大学何乃柱博士关于《百年漓江》的分享,激发了我很多关于环保宣讲的新想法。

我尝试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采用学前教育的主题教学设计手法,将佛山的特色本土的人文故事与水环境保护知识共同融入到环保宣讲的课堂当中。照片上展示的是一个水上关帝庙,当时人们建这个庙就是为了保佑当时的河道上的船运顺顺利利,这是很有意思的故事。我就会将在宣讲内容中加入类似这样的佛山历史故事,让孩子们从中了解佛山最初的面貌以及汾江河的前世今生。

周末的时候,我们还联同佛山“最美导赏员”楷叔带领有兴趣了解佛山水文化的家庭走出校园,到佛山初地塔波街去了解佛山的历史,与千年古井来个亲密接触。除此之外,我们在活动设计中融入小组讨论、水质检测、航拍、访谈这样一些内容元素。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加深年轻一代对佛山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激发年轻人对佛山辉煌的历史以及水文化的认同感,共同保护佛山的环境,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近期“共爱珠江”项目面向广西的流域伙伴发表支持计划,欢迎感兴趣的伙伴点击链接了解详情:共爱珠江丨流域伙伴(广西)支持计划

(本文根据讲者在“2019年共爱珠江水环境保护核心人才成长营”江河说环节的演讲录音进行整理。)

QR:  江河说丨孩子们的“一滴水课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
上一个:
下一个:

发表留言